新闻中心
选择商标注册类别的技巧
作者:上海协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时间:2023-08-21 08:34:42
办理公司注册,如果是新手,难免不知道要从何下手。往往也会出现各种情况。特别是很多步骤都有一些注意事项,这些注意事项应该给予特别关注,确保这些注意事项能够满足要求,这样才能够最终完成公司的注册。下面就来看一看,注册公司的主要注意事项有哪些?
1、公司股东公司注册时必须有一位股东(投资者),一位股东投资成立的公司属于一人,也可以是二位或以上的股东投资注册公司。公司注册时,需提交并验资股东的身份证明原件。
2、监事按公司章程规定,公司成立时,可以设监事会(需多名监事),也可以不设监事会,但需设一名监事。一人。股东不能担任监事;二人及以上的股东,其中一名股东可以担任监事。公司注册时,需提交监事的身份证明原件。
3、公司注册资本注册公司时,必须要有注册资本。股东将注册资本打入公司验资账户,由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来验资,并出具验资报告。
4、公司名称注册公司时,首先要进行公司名称核准,需提交多个公司名称进行查名。同行业中,公司名称不能同名也不能同音,多个字号的,需拆开来查名。
5、公司经营范围注册公司时,经营范围必须要明确。
6、公司注册地址公司注册地址需提供房产证原件及房主的身份证复印件。
7、公司章程公司成立时,需向工商管理部门提交公司章程,公司章程里确定了公司的名称、经营范围、股东及出资比例、注册资本,股东、董事、监事的权利与义务等内容。
8、董事公司成立时,可以设董事会,(设董事会至少要有三名以上董事会成员)也可以不设董事会,若不设董事会,需设一名执行董事。股东可以担任执行董事。董事需出具身份证明原件.
9、公司法人代表公司需设一名法人代表,法人代表可以是股东之一,也可以聘请。公司法定代表人需提供身份证明原件及照片。
众所周知,上海商标注册申请,需要十几个月时间,如果之前的商标查询分析没有做好,被商标局驳回,费用是不会退还的,这样做不仅白白浪费了金钱,更是浪费了宝贵时间。客观因素:商标注册空白期。什么是商标空白期?商标空白期是指,申请人把一份商标注册申请,提交到商标局之后,商标局需要3-4个月左右时间,对每份商标注册申请文件进行扫描、录入、划分图形要素、划分商标分卡、划分商品服务分类、财务对款等工作,之后才能在国家商标网中查询到信息。
导致查询商标时,总有3-4个月的空白期(也叫盲查期)的数据查询不到。所以只要有空白期存在,商标就不会100%保证成功。即使商标注册初审通过,之后还需要进入三个月公告期,公告期满,商标注册才成功。
一直以来,市商事主体报送年报的时间都统一为每年的1月1日至6月30日。年报报送时间“一刀切”,虽然有其优点,但因为缺乏先后报送次序,商事主体“扎堆”报送年报的现象非常突出。目前年报制度改成滚动年报之后,商事主体报送年报的起始和截止时间将分散到全年每一天,不再有统一的“截止时间”,因此企业要留意自己的注册日期,及时年报。下面我们看下注意事项:
滚动年报需先设置市场监管联系人商事主体需先行设置市场监管联系人信息,设置完成后,商事主体凭市场监管联系人手机号码接收短信验证码方可登录商事主体年度报告系统。初次设置市场监管联系人联系信息的商事主体,可在登录商事主体年度报告系统时,选择一名系统已记载联系信息的联系人作为市场监管联系人。
系统未记载联系人信息或需修改市场监管联系人信息的商事主体,可通过关注“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在公众服务栏目设置或修改市场监管联系人信息,且需经法人实名核身认证。不过,海关管理企业不实行滚动年报,其年报时间仍为每年的1月1日至6月30日,年报方式和内容不变。商事主体登录年报系统后可查看是否属于海关管理企业。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不实行滚动年报,其年报时间仍为每年的3月1日至6月30日,年报方式和内容不变。
年报流程变得更加便捷商事主体登录年报系统仅需验证市场监管联系人手机短信验证码,比改革前同时验证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身份证号和经办人手机短信验证码的方式更加快捷;报送年报时,股权变更、资产状况、缴纳社保等栏目信息可共享填报,填报内容更加简单。另外。商事主体年报相关数据将更多地从“源头”获取,实现“一数一源”,减少商事主体自行填报的内容。政府部门间共享年报相关数据,实现数据同源。
违规年报被抽查会被载入经营异常名录市场监管部门会依法组织开展商事主体(代表机构)年度报告和公示信息随机抽查。抽查发现商事主体公示信息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市场监管部门将依法将其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并向社会公示,情节严重的,将依据《广东省商事登记条例》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理。抽查发现代表机构提交的年度报告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由市场监管部门依法责令改正,并处以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登记证。
就直接侵犯上海商标注册专用权行为来说,法律并非不要求其主观过错和客观损害后果的发生,只是基于其特殊性,直接推定了主观过错和损害后果的存在而己。
如果行为人能够证明其没有主观过错,客观上也没有导致相关公众的混淆,即使其实施的行为从表面上看属于几种直接侵犯商标注册专用权行为之一,也不应当认定其构成侵犯商标注册专用权行为。比较典型的体现就是对于“贴牌加工”的商标侵权与否的认定,我们不妨来看一下这个案例:美国耐克公司在中国注册商标“耐克”,核定使用在运动服装商品上。
西班牙Cidesport公司在西班牙合法持有“耐克”商标,核定使用商品基本相同。西班牙的这家公司委托浙江省嘉兴市银兴制衣加工厂制作带有“耐克”商标的滑雪夹克,并出口至西班牙,产品不在中国国内销售。美国耐克公司将银兴制衣厂诉至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虽然产品不在中国销售,不可能造成中国的消费者混淆,但该法院仍以银兴制衣厂在同类商品上使用相同商标为由,判决其败诉。
除本案外,在类似的“贴牌生产”案件中,法院判决出口商败诉的不在少数。就间接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来说,《商标法》等法律法规对于其主观故意的要求是明确的。《商标法》第52条第3项,《商标法实施条例》第50条第1项都规定其行为人应当是出于故意或明知。这些行为与直接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结合在一起,必然会导致相关公众的误认和混淆的发生,因此,法律对于其损害后果,实际上也是采用了损害后果推定的方式。
上一篇:为什么不注册组合商标呢?
下一篇:导致商标权丧失的原因是怎样的?
最新文章
- 深入剖析嘉定区企业商标类型[ 2024-12-14 ]
- 嘉定区企业商标类型概览[ 2024-12-14 ]
- 探讨浦东新区个人商标变更需关注的细节[ 2024-12-14 ]
- 浦东新区个人商标变更不能忽视的问题[ 2024-12-14 ]
- 闵行区集体专利办理的目的及影响[ 2024-12-14 ]
- 闵行区集体专利办理的目的与意义[ 2024-12-14 ]